两匹马跟着主人出门运货,各拉一辆车。一马走得快,一马慢吞吞。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。后面的马笑了:“切,傻马!越努力越遭折磨!”谁知主人后来想: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,干嘛养两匹?最后,懒马被宰掉吃了。
你不做“傻子”,那就等着被“杀”。
备考造价工程师过程中,决定一次通关的关键是什么?智商?情商?还是“傻乎乎”的坚持?王安石 (宋)的《伤仲永》,天生聪颖、智慧过人,但没有后天的“雕琢”,总是消耗已有“超过”常人的智慧,从不给自己充电,结果趋于平庸,甚至不如常人。
天生资质“平庸”,但总每天“傻傻地坚持”,不断努力着,拼搏着,最终发现,不知不知觉就走到了成功的彼岸!
众所周知造价工程师证书含金量较高,同时考试难度也较大。因此每年被“利益”吸引来的参考生很多,但能通关考试的却只有8%左右,为什么?难道通过考试的考生真的是智商高人一等,记忆力超群,过目不忘吗?没通过的考生就资质“平庸了”?
真实情况:
本人造价狗一枚,从事造价多年,由于现阶段就职于施工单位,所以虽然从事造价工作,但是先通过了一级建造师。主要考虑挂靠可以多些银子嘛。对于一边上班一边考试的童靴们来说,考证是一个痛苦的经历,白天上班很辛苦,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,跟同事据理力争,还要跟甲方,代理公司对账扯皮。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哪里还有心情看书考证呢?但是为了提高个人工作素质以及个人收入貌似还有在公司的地位,必须拼了,当个别人眼中为梦想执着的“傻子”。
先说说我这个“傻子”,为鼓励自己一年通关造价考试,给自己的“傻理由”!
1、今年生宝宝了,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每个成长的瞬间,不能再把时间浪费在考证上了,所以要过。
2、建筑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,这几年工程项目减少了很多,把时间空出来找找别的出路,所以要过。
3、在公司几年未调薪水了,考证跳槽,简单粗暴。
4、今年花了银子买精讲课程了,必须过呀,不然明年又要重新买了,银子要打水漂了呀。
造价工程师一共四门,管理,计价,计量,案例,因为已经通过一级建造师,它和造价工程师有很过的相关性的,管理,计价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,计量的部分内容与一建重复,所以前面三门我还是有些基础的。针对有基础的三门课程,管理、计价、同时看,每天6个小时,听精讲课程的内容,听完后看老师的课件,再有就是做每年的真题,把真题还原到书本上,这样就知道了,出题的思路,考试的重点。
还有就是计量,计量最后两章的分值比较大,重点放在最后两章确保不丢分,对于性价比不高的章节,听一遍老师的课件,在看看重点,可以花的时间少一点的。
主要是案例,案例的特点是题量大,计算内容多,知识点多,但是知识点是固定的,时间紧张。案例听一遍精讲的课程,在听老师讲题目以前自己先做一遍,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再去听老师讲课,有的放矢事半功倍。每天下午2点-6点做案例题,因为考试也是这个时间的, 用相同的时间来做题,效果会很好。
我的目标是通过考试,书上的知识点有印象,知道怎么选择就可以了,不要钻牛角尖,不要死记硬背。针对经常出错的内容,搞不懂的内容,找不同的老师的课程来听,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,把重点需要记忆的知识以及不懂得内容,整理出来写在纸上,考前重点记忆。
凭借自己那股“傻劲”,硬是把考试的压力转化为了拼搏美好生活的动力,加上自己有一建考试通关的经验,每天都给自己加油、打气,每天一管鸡血,非常受用。
30岁在学习是为了不辜负自己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受到的委屈和无奈,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,为了不辜负自己不忘努力的初心。越努力越幸运!
上述这位妈妈级的造价考生,通关的秘密就是凭借自己的一股“傻傻”的拼劲,顺利拿下的造价工程师证书。
2018年备考造价工程师的你,是不是也有一腔热血要撒?拿出那份执着的“傻傻”的拼劲吧!因为只有不顾得失,不顾别人眼光,甚至不顾自己是否疲惫以及艰辛的“傻子式”付出,才能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!